查看原文
其他

第6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在湖南常德成功举办

导读

第6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于2020年10月31日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


本文字数:3285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第6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于2020年10月31日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线下会议,围绕城头山古城遗址以及长江中游早期聚落与城市的区域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湖南文理学院承办,得到了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文化公园调研


10月31日上午,论坛与会代表对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文化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湖南常德城头山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是长江流域中游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遗址发现于1979年,海拔约40米,遗址台地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0-50米。遗址内容丰富,有城垣、城门设施、房址、陶窑、祭坛、道路、墓葬、环城壕沟及城垣底层的水稻田等遗址。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和碳化稻粒等。城头山是迄今发现的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内容丰富的古城遗址之一,其中包括历史较早、保存良好的稻田遗址,是研究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史前聚落、农业发展的重要案例地。遗址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城头山遗址鸟瞰


与会专家认为,从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城头山遗址所体现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为我们深度理解长江中游地区历史文化空间的生成机制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和佐证,也为城乡规划学界研究该地区的城乡体系的演化进程,打开了洞察其深层结构的历史之窗。 


图:赵辰教授认真研究出土物


图:遗址调研


论坛主旨报告



 

主持人:江泓

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开幕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泓主持,湖南文理学院副校长郭国强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分别致辞。郭国强教授在致辞中对城头山遗址文化做了简要介绍。曲长虹副秘书长在致辞中对湖南文理学院承办此次论坛表示感谢,对往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做了介绍,并对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第六届论坛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持续深度推进,特别是论坛在线下的召开,对于引领国内规划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复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主持人:武廷海

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郭伟民: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演变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郭伟民所长的报告以长江中游澧阳平原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序列为线索,讨论了“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不同时期的遗址分布和聚落特点。


郭伟民所长指出,澧阳平原聚落演进可归纳为:彭头山文化时期的聚落表现为散聚型环壕聚落,没有中心,也看不出等级分化。从彭头山文化发展到大溪文化,聚落规模扩大,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和分层,在聚落内部也开始了分化和分层,这种变化加速了澧阳平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随着大型城壕聚落的出现,体现更多的是聚落间分化较为明显,但在聚落内部,社群的分化并不强烈。


郭伟民所长强调,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社会呈现出整体性进步,聚落之间呈现更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聚落分化出更小的单位,另一方面则集聚成群。中心城群聚落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大量的小型聚落组成低级社群单位,并可能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制于中心或者大型聚落。这种局面的出现,已经表明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极大提高,澧阳平原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加快,并最终融入长江中游社会进程之中。最后,澧阳平原聚落在石家河文化末期急剧衰落,是与整个长江中游史前社会发展整体格局相一致的。


赵辰:水工,作为中国传统城镇化的关键因素

 

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赵辰教授从中西方文化中对“城市”文明的差异出发,引出对中国文明特点的城市定义的探讨。赵辰教授从《管子-乘马》篇中“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展开中国传统城市与聚落有必然联系的探讨,也从中国文明特点的城市定义与前辈学者的研究展开讨论,通过慈城研究,引发对水工的思考。


赵辰教授强调,对中国文明体系之城市需要不同的视角,作为中国城镇化重要要素之一的水工,其防卫功能、漕运功能等,对于早期聚落与城市的可辨识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最后,赵辰教授简要阐述了水工的具体表现,及水工如何利于理解中国传统城镇化之“风水”。


贺灿飞:演化视角下的区域发展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贺灿飞教授的报告以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为线索,介绍了“演化经济地理学概念、理论以及研究进展”等内容,提出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的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贺灿飞教授提出,区域发展是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核心使命是理解区域发展,演化经济地理学是基于动态过程考察区域发展规律和空间经济动态演化;未来演化经济地理学应该拓展基于知识的技术关联,纳入包括制度关联、市场关联、资源关联、资本关联等,拓展区域发展路径依赖机制探讨;还需要更为深入探讨企业、政府的能动性和战略性行为,探讨行为主体与区域文化制度环境互动以及行为主体间的权力关系。


 

主持人:李百浩

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董卫:长江中游历史文化空间初探

 

学会历史与理论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丛书主编


董卫教授从国家战略对长江中游的优势与挑战出发,分析了国家历史文化空间发展态势重点是长江中游历史文化空间,指出了长江中游古代聚落与滨水历史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他以长江中游地区三省三市区域为例,强调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非遗与物质遗产整合,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董卫教授倡导发展创新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融自然与文化、历史与未来、保护与发展为一体,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结合,为国际社会现有遗产保护体系的改善提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长江中游应以国家“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契机,以塑造“长江国家历史文化空间”为方向,全面整合三省各类自然-文化资源及物资-非物质遗产,首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江文明保护与发展示范区”,为全球和亚洲树立“大遗产”保护发展的典范。


周星林:从“国保”“非遗”看常德的历史文化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教授、湖南隆飞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星林教授首先介绍了常德的荣誉、来历及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常德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下,如津市虎爪山遗址、城头山古城遗址、采菱城、澧州古城墙、余家牌坊、索县汉代古城遗址、索县汉代古城遗址等等,包括常德丝弦、汉剧、荆河戏、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后,学委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百浩教授对会议作了精彩总结,李教授认为通过连续六届会议对中国早期聚落与城市的规律性认知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学术成果,也在城市规划、文物考古、遗产保护等学界、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对话和沟通平台,并建议对论坛的学术成果和组织模式进行总结。


索县城调研


11月1日下午,与会专家来到常德市域东二十公里的渐水河边的索县城进行调研。索县城三千多年前属“古索”地,是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秦汉时期郡县城址。索县城又名汉寿城,尚存的城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共900米,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该城分为大小二城,东边为大城,西边为小城。四周有护城河和夯土城墙,城墙四角的瞭望台仍依稀可见。


索县城从建立到撤销,历经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等多个朝代,是当时中南地域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佐证。


图:索县城调研


撰稿:李百浩、汪艳、陈宏胜、池梦洁、李楠、郭宇杰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中国城市起源与演化”,第5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第三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举办,探讨中国城市起源与演化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想知道古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城长什么样吗?听孙华教授慢慢道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